台灣自2018年起,老年人口突破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由於我們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僅約25年。
相關的長照中心、長照機構、照管中心、等可以提供長期照顧服務的照護硬體設備以及相關法令等長照體系發展相對緩慢且不完善,同時由於經濟與人們重心的變化,少子化問題也讓能共同分擔照顧壓力的對象減少,引發新的隱形照護危機。
長照中心提供專業與細心親切的服務照護每一位長者,秉持著對待每位長照機構中的長輩都要如同對待自己親人的態度,用愛心和耐心陪他們走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長照是長期照護的縮寫,並非只限定照顧長者,所謂長期照護是指身患慢性疾病、身心障礙亦或是身體失能患者無法自己打理生活,需要由外人協助提供俱備醫療行為的服務亦或是非醫療行為的照護協助。不過由於台灣社會人口結構的轉變,使得長者對長照中心、(養護型)長期照顧中心的需求激增,因此形成獨特的長期照護市場。
當前台灣已屬高齡化社會,預計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對比國外漫長演進的人口老化過程有足夠的時間去完善長照體系而言,台灣面對高齡化可以說是被殺個措手不及,各地雖可能有設立長期照護管理中心,但數量是否足夠、資源環境友善與否、照護人員的素質及人數投入都是需要被探討的,許多長期照護中心由於人力不敷使用,導致雖然具有提供長期照顧服務的功能,但可能發生應接不暇,一個看護/醫療人員要照顧多位長者而使照護服務打折扣的狀況。
除了高齡化社會的問題外,台灣還同時面臨少子化的夾殺,平均每位青壯年要負擔的金錢及精神照顧擔子都更加嚴重,畢竟能共同分擔的人減少了,也讓隱形照護人口危機又多一層隱憂。
有鑑於前述狀況,政府不斷在革新長照相關法規,試圖用政策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建構完善的長期照顧中心網絡,按照A、B、C層級區分服務,串聯鄉鎮市區的照管中心、服務中心、關懷據點…等,設立與長照相關的不同服務,包括如:社區巡迴車(協助接送當地長者往來ABC三層級間的不同服務)、提供日見照顧、居家服務幫助照顧者提供喘息空間…等,透過長照2.0將一帶長照法與民眾較遠,無法即時連線有斷層的問題解決。
雖然未臻完善,但可以看到政府對長照機構、長照管理中心的重視,近期也有長照3.0即將問世的說法,希望能盡快趕上老年人口照護的問題。
不管是家中成員都需要上班沒有時間或是家中成員自身身心狀況不佳而無法照顧失能長輩、家庭成員不和睦彼此踢皮球不願親自照顧、亦或是長者本身可能膝下無子…等種種可能因素,造成不少人會在家中決議後將長輩送到能有專人提供照護服務的相關機構,或是長者們自己提早為自己存錢安排後續生活,但在要進一步為長者安排老人照護機構時,不少人將會面臨到提供長者長期照顧服務的相關單為名目過多,而不知道如何選擇的狀況,面對這麼多提供長期照顧服務的機構,如護理之家、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長期照護中心)的長期照顧型以及養護型,還有安養中心。
我們身為長照中心,最知道面臨長照需求時家屬的無助跟不了解的地方,因此我們也為大家整理了以下的資訊,希望能幫助更多人更清楚的了解。
區分長照機構的方式主要依其中提供照護需求的程度,若長者還可以自理生活,不需照顧者無時無刻隨侍在旁提供長期照顧服務,僅需簡單的協助打理生活所需的話,那麼會安置在安養機構,一般常聽到的養老院、安養中心、老人院…等,都是屬於此種,若長輩健康狀況較不樂觀,有失智、或是失能的情形發生,就會依狀況安排到其自身狀況適合的專門照護機構。如:失智症但仍具行為能力的失智照顧型長期照護中心,若是身體較不健康,但尚不至於太嚴重,僅需較簡單照護護理服務即可的長者,則可以安排到養護型長照機構,其不需要具有專業醫療技術人員的進駐,而最後是患有慢性病需要醫療人員進駐,甚至是接受三管以上老人的照護的長期照顧中心。
另外還有尚未提到的護理之家,其主管機關不同於前面提到的都隸屬於社會局,而護理之家主要是有提供三管病人照護的長期照護管理中心,和前述提到的長期照護型長照機構一樣接受插了三管需要細心照顧的長者,但其無年齡限制,且醫護資訊較為充足,收費價格也相對其他高些。
讓我們重點整理一下,長照中心當前分類主要由輕微到嚴重依序是:安養機構>老人照顧中心(養護型)>老人養護中心(長期照護中心)長期照顧型>護理之家,收費也相對成正比,且近年來長照管理中心需求上升,需要的照顧資源及提供擁有照顧能力的專業人士都越發吃緊,也相對影響到長照中心的費用。
安養機構的收容照護對象主要是能夠自費入住的高齡長輩,其生活狀態尚可自理,無重大疾病、無插管、沒有失智的老人
負責專門照顧中度以上失智症但仍保有行動能力之長者,患有失智症的長者具有行動自理能力,但每天都可能喪失一點記憶,或者只記得很久以前發生過的事,有的長輩可能記憶回到30、40歲的中壯年,想著要去接下課的小朋友,自己跑出門後,卻忘記了自己家在哪?怎麼回去?這樣的走失狀況,亦或是獨自在家發生忘記關瓦斯…等,讓自己置身危險的處境,因此設置專門的長照管理中心,幫助家中有失智症患者的家庭分憂。
近年來,也有失智症早發現象,若是早發型患者,可能會讓心理狀態因過度早發的病識感而引發其事情做不好的自卑感,導致身心都生病的狀況,因此有關單位除了提供專門長期照護管理中心外,也開立專由失智症患者提供服務的小咖啡廳,讓失智症患者可以繼續維持生活、工作,被任用的感覺,也能適度練習腦力減緩病症。
收容照護對象則是無法自主生活但尚不需專門看護服務的高齡者,此類型的長期照顧中心可以服務有1-2管插管狀況的患者。 需要入住養護型老人長期照護中心的長輩都仍有意識,只是需要相關人員、護理人員協助其生活所需。
此階段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則是針對有醫療服務需求或者罹患慢性病的長輩提供長期照顧服務,基本上會需要入住到此階層長照管理中心的長者,可能已經是要到插3管維持生命所需的高齡長者,因此會需要提供更貼身的照顧,每位照顧者負擔的人數會相對少一些,前一種養護型的長照管理中心約20位長者配置一位護理人員,而在這裡的長者則是15位配置一位護理人員。
護理之家在台灣目前主要分成醫院附設以及獨立型態兩種,服務照護的對象包括有長期照護需求、慢性病及剛出院需要隨時有人在旁提供護理照顧的患者(包括插3管患者)。護理之家平均十五床就須有一位護理人員在側。
失智症除了記憶力嚴重衰退外,過度情緒化、表達能力下降、不斷重複動作或詢問相同問題、產生幻覺、活動力減緩不再對事物感到好奇…等,都是失智症的病癥,失智症不同於正常老化的記憶力變差而已,而是會使大腦能力逐漸衰退的疾病,從輕微到嚴重,失智症的病程因人而異,可能從忘記熟悉的人事物、近期內發生的短期記憶空白嚴重到出現幻視、幻聽、注意力無法集中、癡呆的狀況,此時其實是相當危險的,許多疏於照顧的失智症患者可能就會到處遊走而走失、忘記關爐火而發生危險,因此有了失智症長照中心的概念。
大部分人們對於長期照護管理中心的想像多是照顧身體失能者,但事實上由於身體沒有失能但智能、記憶力開始缺失的所謂失智症患者也在大幅成長中,據衛福部資料推估在不久的2036年時,台灣失智人口可能高達55萬人。面對這樣驚人的數字,在長照2.0中,政府推出了相因應的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照管中心),提供失智患者需要的長期照顧服務。如:陪伴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庭了解相關的醫療照護資訊、服務,並從中協調單位轉介及讓家屬了解如何能幫助患者適應生活;辦理失智識能教育、打造失智患者友善環境;建立失智共同照護平台,連結醫療、長期照護中心資源,協助各長照機構間的資源交流及患者轉介,完善失智患者照護網。
長照中心開業多年,集結專業照護人員提供長輩體貼細緻的照顧,長照機構內也嚴選高品質設備,為整個長期照護管理中心落實真正的無障礙友善空間,參考國內外的優良照管中心架構,打造由內而外體系完善的照管中心,減輕您的心理負擔,也為長輩提供舒適、有尊嚴的照護服務。
協助長者定時翻身、按摩,避免褥瘡及肌肉萎縮。
日常沐浴、更衣、指甲修剪、餵食、傷口擦藥
協助大小便、排泄物清理、尿布更換、床單更換、床位清潔
協助長照中心內長者上下床、運動、散步
協助護送長輩醫療檢查、用藥
協助從事護理工作、復健訓練
給予長輩悉心照料、心理支持與關懷,讓患者保持心情愉悅,身心更健康。
不管是決定要把家中長輩送到上述哪一種類型的長照中心(長照機構、照管中心、長期照顧中心、長期管理中心、長期照護管理中心、養護型長期照護中心)都需要慎選一家好的機構,選對了長期照顧中心,這個決定就不是下下策,畢竟要全心全意的提供完整照護,對家人或是被照顧者都不是件輕鬆的事。
長照中心擁有政府許可證書,是為合法立案機構,同時也符合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在硬體設備上,都備有緊急呼叫鈴、扶手、防滑墊、安全檢查證明,確保環境安全無虞。服務人員的品質上,配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員輪流值班,日夜輪班,避免人力過少,照顧員身心疲憊,不堪負荷。
室內空間也採用明亮、溫馨的內裝,避免了無生氣的環境讓長輩身心壓力太大,跳脫人們對老人院、長期照護管理中心、長照機構的老舊刻板印象。為現代人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服務。另外,為了讓長期照護管理中心不再只有死氣沉沉、令人害怕的氣氛,九福除了提供基本的醫療、長期照顧服務外,我們也希望打造出不一樣的長期照護中心,對於仍有活動力的長者們,我們安排不同領域的課程活動,簡單的繪畫、植栽、溝通動腦團康…等,致力為長者們守護與生命安全一樣重要的自信快樂,我們相信在長照管理中心內,唯有身心都受到良好的長期照顧服務,才算讓長者老有所終,也是本長照中心的核心價值。